![]() 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具体涉及苗木移栽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滑轨,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底板上表面另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与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的轮齿转动连接有第一链条,两个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将树干夹持住,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链条的转动,将苗木推动至底板的右侧,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分离后,樟子松苗木掉落到挖好坑中,有利于这同时栽种多棵苗木,栽种速度快,使土球保存完好,减少还未被栽种苗木的脱水量,提高樟子松苗木的存活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公开号:CN214339099U 申请号:CN202022863562.2U 申请日:2020-12-03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唐卫东;徐先英;马全林;张德魁;李昌龙;魏林源 申请人:Gansu Desert Control Research Institute; IPC主号:A01G23-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苗木移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 [n0002]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原产于中国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红花基沙地,具有耐旱、抗旱、耐瘠薄和速生的优良特性,是半干旱沙区营造防风固沙林、退化土地的植被恢复和农田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也是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主要的用材林和具有明显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树种,为中国北方沙区推广种植范围最广的常绿木树种,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樟子松苗木在固沙林、农田防护林以及城市绿化等所用苗木,均是经过培育长到一定高度后进行移栽的,移栽可以增加苗木的生长空间,使光照更加充足,有效地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发挥其生态和经济效益。 [n0003] 目前在固沙林、农田防护林以及城市绿化等移栽樟子松苗木多为人工手动栽种,由人将树背到挖好的坑,然后掩埋沙土,这种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在搬运过程中容易使土球破裂,导致移栽后苗木存活率下降,而且在移栽的过程中工作效率不高使得所挖出的樟子松苗木不能及时栽种,从而导致苗木脱水严重,降低存活率。 [n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通过设有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将树干夹持住,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链条的转动,将苗木推动至底板的右侧,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分离后,苗木掉落到挖好坑中,避免人为搬动使土球剥离,有利于这同时栽种多棵苗木,栽种速度快,减少还未被栽种苗木的脱水量,提高樟子松苗木的存活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滑轨,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底板上表面另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与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的轮齿转动连接有第一链条,两个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的侧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夹块,相邻所述第一夹块间隔若干个链节,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与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的轮齿转动连接有第二链条,两个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的侧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夹块,相邻所述第二夹块间隔若干个链节; [n0006] 所述滑轨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若干个裹土机构,所述裹土机构位于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正下方,所述裹土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可拆卸连接。 [n0007]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连接有电机,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有位于电机一侧的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通过带传动转动连接。 [n0008]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减速器的轮齿与小齿轮的轮齿啮合传动。 [n0009]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大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连接有小带轮,所述大带轮的外表面与小带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转动连接。 [n0010]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块底端的中部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底部的一侧连接有短凸块。 [n0011]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块底部内腔的上表面连接有小弹簧,所述小弹簧的下端连接有滑轴,所述滑轴的外表面与第二固定块底部内腔的侧面滑动连接。 [n0012]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块另一侧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长凸块,所述长凸块的侧面连接有大弹簧,所述大弹簧的顶部与长凸块内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轴的底端与长凸块的顶端贴合。 [n0013]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轨包括长板,所述长板一端的两侧均连接有弯轨,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位于弯轨的内侧。 [n0014]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长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长板的上表面与滑块滑动连接。 [n0015]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周连接有锁紧万向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端连接有推把。 [n001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n0017]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将树干夹持住,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链条的转动,将苗木推动至底板的右侧,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分离后,苗木掉落到挖好坑中,保存土球完好,有利于同时栽种多棵樟子松苗木,栽种速度快,减少还未被栽种苗木的脱水量,提高樟子松苗木的存活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n0018]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裹土机构,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将樟子松苗木根部包裹,有利于使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土球掉落,保持水分,提高存活率,且可以重复利用,而不需要使用传统的草绳,节约了成本。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n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n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裹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剖视图。 [n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附图标记为:1底板、2滑轨、21长板、22弯轨、3第一转轴、31第一链轮、32第一链条、33第一夹块、4第二转轴、41第二链轮、42第二链条、43第二夹块、5裹土机构、51第一固定块、52第二固定块、53滑块、54短凸块、55小弹簧、56滑轴、57长凸块、58大弹簧、6电机、61减速器、62大齿轮、63小齿轮、64大带轮、65小带轮、7锁紧万向轮、8推把。 [n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滑轨2,所述底板1上表面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底板1上表面另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转轴4,两个所述第一转轴3的中部与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31,所述第一链轮31的轮齿转动连接有第一链条32,两个第一链轮31通过第一链条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链条32的侧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夹块33,相邻所述第一夹块33间隔若干个链节,两个所述第二转轴4的中部与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41,所述第二链轮41的轮齿转动连接有第二链条42,两个第二链轮41通过第二链条4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链条42的侧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夹块43,相邻所述第二夹块43间隔若干个链节,所述滑轨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若干个裹土机构5,所述裹土机构5位于第一夹块33与第二夹块43的正下方,所述裹土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块51,所述第一固定块51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2,所述第一固定块51与第二固定块52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一侧连接有电机6,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位于电机6一侧的减速器61,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与减速器61的输入轴通过带传动转动连接,所述减速器6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齿轮62,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表面连接有小齿轮63,所述减速器61的轮齿与小齿轮63的轮齿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大带轮64,所述第二转轴4的底端连接有小带轮65,所述大带轮64的外表面与小带轮65的外表面通过皮带转动连接。 [n0028] 如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时,先将被裹土机构5包裹好的苗木竖直放置在滑轨2的左端,启动电机6,电机6带动减速器61转动,经过减速器61减速,减速器61的输出轴带动大齿轮62转动,带动小齿轮63转动,小齿轮63带动第一转轴3和大带轮64转动,大带轮64带动小带轮65转动,小带轮65带动第二转轴4转动,由于第一转轴3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链轮31转动,第一链轮31带动第一链条32转动,第一链条32带动第一夹块33转动,由于第二转轴4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链轮41转动,第二链轮41带动第二链条42转动,第二链条42带动第二夹块43转动,由于第二链条42和第二夹块43的转动,将苗木的树干夹住,并推动苗木向右侧移动,待下一组第一夹块33与第二夹块43将要转动到滑轨2左端的上方时,关闭电机6,将下一棵苗木放置在滑轨2的左端,启动电机6使第一夹块33与第二夹块43夹住并推动苗木向右侧移动,重复操作,直到第一链条32与第二链条42之间夹满苗木为止,在栽种时,将装置推动到需要栽种的位置,启动电机6,使第一夹块33与第二夹块43推动装置上的苗木向右侧移动,由于第一链条32与第二链条42的转动,最右端的第一夹块33与第二夹块43分离,包裹着苗木根部的第一固定块51与第二固定块52分离,从而由于重力的作用,最右端的苗木掉落在坑中掩埋好沙土,将装置移动到下一个需要栽种的位置,重复操作,有利于同时栽种多棵樟子松苗木,栽种速度快,使土球保存完好,减少还未被栽种苗木的脱水量,提高樟子松苗木的存活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n0029] 所述第一固定块51底端的中部连接有滑块53,所述第一固定块51底部的一侧连接有短凸块54,所述第二固定块52底部内腔的上表面连接有小弹簧55,所述小弹簧55的下端连接有滑轴56,所述滑轴56的外表面与第二固定块52底部内腔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51另一侧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长凸块57,所述长凸块57的侧面连接有大弹簧58,所述大弹簧58的顶部与长凸块57内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轴56的底端与长凸块57的顶端贴合,所述滑轨2包括长板21,所述长板21一端的两侧均连接有弯轨22,所述第一转轴3与第二转轴4位于弯轨22的内侧,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长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长板21的上表面与滑块53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四周连接有锁紧万向轮7,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一端连接有推把8; [n0030] 如图1-2和图4-6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将樟子松苗木的根部放入裹土机构5的内部时,将长凸块57向上推动,从而使长凸块57向上推动滑轴56,在滑轴56脱离第一固定块51的内腔时,取下第二固定块52,将苗木的根部放入第一固定块51的弧形侧面,然后推动第二固定块52,直到滑轴56进入第一固定块51内腔为止,此时,第一固定块51与第二固定块52将苗木根部夹紧,在栽种时,由于第一链条32与第二链条42的转动,使苗木向右侧移动,从而苗木的根部带动裹土机构5向右移动,裹土机构5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短凸块54与长凸块57进入弯轨22的内部,在进入时,由于弯轨22进入端为斜面,故而会推动长凸块57,使长凸块57向上移动,长凸块57推动滑轴56脱离第一固定块51的内腔,短凸块54直接进入弯轨22的内部,滑轴56脱离第一固定块51内腔后继续向右移动,移动到最右端,第一固定块51与第二固定块52分离,分别沿着弯轨22向两侧移动,有利于使樟子松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土球掉落,保持水分,提高存活率,且可以重复利用,而不需要使用传统的草绳,节约了成本。 [n003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n0032] 参照说明书附图1-6,在使用时,先将被裹土机构5包裹好的樟子松苗木竖直放置在滑轨2的左端,启动电机6,第二链轮41带动第二链条42转动,第二链条42带动第二夹块43转动,由于第二链条42和第二夹块43的转动,将樟子松苗木的树干夹住,并推动樟子松苗木向右侧移动,待下一组第一夹块33与第二夹块43将要转动到滑轨2左端的上方时,关闭电机6,将下一棵苗木放置在滑轨2的左端,启动电机6使第一夹块33与第二夹块43夹住并推动苗木向右侧移动,重复操作,直到第一链条32与第二链条42之间夹满苗木为止,在栽种时,将装置推动到需要栽种的位置,启动电机6,使第一夹块33与第二夹块43推动装置上的苗木向右侧移动,由于第一链条32与第二链条42的转动,最右端的第一夹块33与第二夹块43分离,包裹着樟子松苗木根部的第一固定块51与第二固定块52分离,从而由于重力的作用,最右端的樟子松苗木掉落在坑中掩埋好沙土,将装置移动到下一个需要栽种的位置,重复操作; [n0033]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图4-6,在将樟子松苗木的根部放入裹土机构5的内部时,将长凸块57向上推动,在滑轴56脱离第一固定块51的内腔时,取下第二固定块52,将苗木的根部放入第一固定块51的弧形侧面,然后推动第二固定块52,使第一固定块51与第二固定块52将苗木根部夹紧,在栽种时,由于第一链条32与第二链条42的转动,使樟子松苗木向右侧移动,从而苗木的根部带动裹土机构5向右移动,裹土机构5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短凸块54与长凸块57进入弯轨22的内部,在进入时,由于弯轨22进入端为斜面,故而会推动长凸块57向上移动,长凸块57推动滑轴56脱离第一固定块51的内腔,短凸块54直接进入弯轨22的内部,滑轴56脱离第一固定块51内腔后继续向右移动,移动到最右端,第一固定块51与第二固定块52分离,分别沿着弯轨22向两侧移动。 [n0034]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n0035]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n0036]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滑轨(2),所述底板(1)上表面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底板(1)上表面另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转轴(4),两个所述第一转轴(3)的中部与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31),所述第一链轮(31)的轮齿转动连接有第一链条(32),两个第一链轮(31)通过第一链条(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链条(32)的侧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夹块(33),相邻所述第一夹块(33)间隔若干个链节,两个所述第二转轴(4)的中部与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41),所述第二链轮(41)的轮齿转动连接有第二链条(42),两个第二链轮(41)通过第二链条(4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链条(42)的侧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夹块(43),相邻所述第二夹块(43)间隔若干个链节; 所述滑轨(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若干个裹土机构(5),所述裹土机构(5)位于第一夹块(33)与第二夹块(43)的正下方,所述裹土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块(51),所述第一固定块(51)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2),所述第一固定块(51)与第二固定块(52)可拆卸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一侧连接有电机(6),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位于电机(6)一侧的减速器(61),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与减速器(61)的输入轴通过带传动转动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6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齿轮(62),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表面连接有小齿轮(63),所述减速器(61)的轮齿与小齿轮(63)的轮齿啮合传动。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大带轮(64),所述第二转轴(4)的底端连接有小带轮(65),所述大带轮(64)的外表面与小带轮(65)的外表面通过皮带转动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51)底端的中部连接有滑块(53),所述第一固定块(51)底部的一侧连接有短凸块(54)。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52)底部内腔的上表面连接有小弹簧(55),所述小弹簧(55)的下端连接有滑轴(56),所述滑轴(56)的外表面与第二固定块(52)底部内腔的侧面滑动连接。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51)另一侧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长凸块(57),所述长凸块(57)的侧面连接有大弹簧(58),所述大弹簧(58)的顶部与长凸块(57)内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轴(56)的底端与长凸块(57)的顶端贴合。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包括长板(21),所述长板(21)一端的两侧均连接有弯轨(22),所述第一转轴(3)与第二转轴(4)位于弯轨(22)的内侧。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长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长板(21)的上表面与滑块(53)滑动连接。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四周连接有锁紧万向轮(7),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一端连接有推把(8)。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7318588A|2017-11-07|果木移栽装置 CN101622927B|2012-09-05|一种稻草秸杆切割捡拾打捆装置 CN206932855U|2018-01-30|一种桃子梨种植用移栽装置 CN109315263A|2019-02-12|一种挖坑栽树填土一体机 CN107593364A|2018-01-19|一种捧锯式带土球苗木移栽机 CN214339099U|2021-10-08|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 CN108184380A|2018-06-22|一种林业种植用挖坑装置 CN201593424U|2010-09-29|一种煤矸石山上的穴状填土绿化坑 CN205912602U|2017-02-01|一种自动植树移动装置 CN101574038A|2009-11-11|一种模块化植物造景方法 Gilman et al.2010|Effect of tree size, root prun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on establishment of Quercus virginiana CN105210782A|2016-01-06|一种防止园林树木移栽爆皮的方法 CN207626262U|2018-07-20|一种用于苗木移植的一体式机械 CN103098638B|2014-07-02|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造林母竹的方法 CN202979626U|2013-06-12|植树挖坑机行走离合机构 CN204887958U|2015-12-23|链夹式裸苗移栽机 CN210537895U|2020-05-19|一种油茶树苗种植施肥一体装置 Walter et al.2013|Survival and 14-year growth of black, white, and swamp white oaks established as bareroot and RPM®-containerized planting stock CN204616290U|2015-09-09|捡石机 CN204426200U|2015-07-01|牵引冲击式苗木移植装置 CN206061551U|2017-04-05|一种自走式番茄采收机 CN201789827U|2011-04-13|一种杆式弹簧苗木夹持器 CN214206581U|2021-09-17|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装置 CN208402734U|2019-01-22|一种绿化工程用树木移栽起苗设备 CN106577000B|2018-04-13|一种用于机械取苗的育苗盘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63562.2U|CN214339099U|2020-12-03|2020-12-03|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CN202022863562.2U| CN214339099U|2020-12-03|2020-12-03|一种樟子松苗木培育移栽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